金智健总领事所做《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演讲稿

2016-03-04 07:00:13来源:海外网 字号:

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2016年3月1日

尊敬的Paul Fawcett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这个题目很大,可以讲的内容很多。所以,我取个巧,从思想、外交、经济、军事、国家治理这5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第一,儒家思想在世界上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孔子,他出生于战火纷飞的春秋时期。儒家思想的内容博大精深,注重的是“仁”、“义”、“礼”、“智”、“信”等德行。

“仁”就是主张统治者要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仁者爱人”,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义”是人的责任,就是要合理处理人际间的利害关系。在孔子看来,“义”是社会的是非标准,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

“礼”是古代社会行为规范、仪式规矩的总称,既是外在的形式,也是内在的指导。孔子认为,道德价值的心性观念是“礼”之本,因此更多强调的是内在的规范。

“智”是指聪明、智慧。孔子讲“智”时,始终是围绕“仁”这个核心内容来进行的,违背“仁”的“智”孔子是不会说也不会去做的。

“信”指的是诚信。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若失去了诚信,是不可以在社会立足的,更谈不上君子了。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更被视为取财之径、治国之道以及交友之法。

2000多年来,儒家思想一直被中国历朝历代所接纳,并深刻地融入到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成为东南亚国家以及全世界华侨华人最重要的思想价值体系。

我想特别指出的是,“仁、义、礼、智、信”都是对自己的要求,也可以理解为利他主义的一种体现。李光耀认为,集体高于个人是历史悠久而富贵的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观点,也是中国乃至世界在和平环境中发展的有力保证。这一点在我下面要提到的中国外交政策中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第二,中国外交在世界上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早在唐朝时期,就有70多个国家与唐通使,都城长安里来自各国的使者、商人、留学生云集成群。明朝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处抵达肯尼亚。郑和所到之处没有提出任何领土主张,而是带去礼品并且邀请当地朋友访问中国。但此后,中国开始闭关锁国,直到国门被西方列强用炮舰轰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全面推进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上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习近平主席不久前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以及在世界上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理念。这些思想回答了中国主张构建一种什么样的国家关系、中国追求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承载着中国对建设美好世界的崇高理想和不懈追求。联想到我上面提到的儒家思想,可以看出,中国的外交政策深刻地体现了“仁、义、理、智、信”的精神。

回首刚刚过去的2015年,中国充分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中国与美国等国密切合作,推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取得重要成果,为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合作起到重要引领作用。中国深度参与伊朗核问题谈判,促成全面协议最终达成。中国积极斡旋南苏丹国内和解,受到广泛欢迎。中国积极参与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相关工作,以客观公正立场参与涉及叙利亚问题的国际协调。中国和巴基斯坦一道,并在美国参与下,促成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开启和谈,推动阿富汗和解进程进入新阶段。

这里,我想简要谈一谈中美关系。中国是崛起中的国家,但中国的崛起与以往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都不一样。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断有人渲染“修昔底德陷阱”这种历史宿命论,认为新兴大国一定会挑战既有大国,而既有大国必然要回应这种挑战,战争是唯一出路,这是大国政治注定的悲剧。有人甚至拿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英德关系来比喻当前的中美关系,认为中美之间必有一战。历史不是自然科学,不存在所谓的“铁律”,人们记录历史的目的就是提醒后人不要重犯历史的错误。中美之间正在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这不仅符合中美两国的利益,也符合全世界的利益。

第三,中国经济腾飞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一度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宋朝的GDP占世界的80%,清朝初期的GDP仍然占世界的30%。然而,清朝的顶峰却成为中国命运的转折点。从1842年此后的100多年里,中国遭受了数百次侵略,赔出了数亿两白银,间接经济损失无法计算,中国经济跌至谷底。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体、第二大经济体、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中国只用了短短几十年时间,就再度跻身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2015年,尽管面临内外两方面的下行压力,中国经济仍以6.9%的增速走在世界前列,对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超过25%的贡献,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增长主引擎的地位依然无可替代。中国倡导创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开创发展中国家组建多边金融机构的先河。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同20多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为欧亚大陆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中国成功实现人民币纳入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提升了发展中国家货币的国际地位,增强了各国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也将使当今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更为完善和均衡。

2015年底,中国的第13个“五年计划”出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国政府有决心、有能力继续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仍然非常美好。

第四,中国的防御性军事政策为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没有对外侵略的基因。在过去20个世纪中,中国有18个世纪一直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但中国主动发起的对外战争少而又少。放眼所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胜的大国,从1990年至今,只有中国从未发动或参与过任何军事冲突。

中国2000多年前的《孙子兵法》流传至今,被各国军事家广为称道,甚至被当作企业管理的法宝。但《孙子兵法》的立足点却是“非战”、“慎战”。“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历史启迪告诉我们,和平发展是人间正道。一切企图通过武力谋取强权和霸权,都是逆历史潮流的,都是要失败的。中国历来实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搞扩张,中国愿同各国一道,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说到这里,我想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的军费问题和南海问题。

2015年,中国的国防预算约1000多亿美元,比2014年增长了10%,但仍然大大低于美国6004亿美元的军费开支。从2001年2013年,世界主要国家军费开支占GDP的比重平均为2.5%,美国为4%,中国仅为1.3%,而且中国的GDP总量比美国少很多。

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权益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有着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对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提出主权要求并非法侵占部分岛礁,南沙领土争议由此产生。随着现代海洋法制度确立,又产生了主张管辖海域重叠问题。中国政府坚决反对有关国家非法侵占中国领土,但从南海和平稳定大局出发,采取了非常克制的态度,始终坚持与相关方通过协商对话解决分歧。

南海是中国对外贸易和进口能源运输的主要通道,保障南海航行自由与安全对中方十分重要。南海航行自由不存在任何问题,将来也不会出现问题。

中国南沙岛礁建设完全是中方主权范围内的事情,不影响也不针对任何国家。岛礁上的功能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除满足必要的军事防卫需求外,更多是为了各类民事需求服务。这不仅不会减损各国在南海享有的航行自由,反而有利于共同应对海上挑战,为航行安全提供更多保障。

第五,中国的国家治理为人类历史进程提供了富贵经验。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中国最大的特点是,中国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中国既古老又年青,有着5000多年历史,但真正融入世界只有短短30多年。中国既富裕又贫穷,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全球排名仅在80位左右,还有7000万人口未脱贫。中国既急需改革又必须小心谨慎,中国当前正经历着改革开放以来最具挑战性的阶段,许多事情亟待完成,但又必须步步为营,扎扎实实。

在5000多年历史中,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中国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并加以发扬光大,创造性地实施了许多举世无双的重大举措。经济方面,中国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政党方面,中国实施的是一党执政和多党参政;立法方面,中国实施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国家统一方面,中国对香港澳门实施了“一国两制”。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国土大、起点低的国家,中国政府做出这样的决断绝非易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今天的成绩也绝非易事。

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治国理政是摆在各国面前的一个时代性课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然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但不是照搬其他国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而是要从各自的现实条件出发来创造性前进。

女士们,先生们,

如何判断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位置,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命题。如果一定要概括,那么有3点。第一,中国是一个世界大国,从人口数量、国土面积、经济规模等指标看,这一点不可否认。第二,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人均收入低、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急需转型、环境污染急需治理等诸多困难和挑战。第三,中国是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崛起中的国家,这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以上是我的一些认识和思考,希望对大家进一步了解中国有所帮助。谢谢大家!

责编:陆欣䜩

您看完此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