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民宅防火建议Home Fire Safety Advice
海外网新西兰7月9日电 据KANNZ报道 由于新西兰的民宅普遍以木质框架为主要结构,且内装修和外墙板也多为可燃材料,所以新西兰消防部门一直在努力向民众普及民用住宅的消防安全知识,包括如何预防火灾、火灾蔓延的迅速程度、如何在火灾中自救逃生以及协助他人逃生等等。为了您在新西兰生活居住的安全,建议您详细阅读本文中的消防安全建议,并牢记在心。
image source: google images
厨房消防安全建议
根据统计,25%的民宅火灾是从厨房引起的,所以,厨房是消防安全的重中之重,请遵循以下建议:
如果您将要离开房间,哪怕时间不长,请关闭炉灶
平时要注意清理炉灶和其周边的墙壁,上面的食物残渣和油渍可能会引起瞬间燃烧
经常清理抽油烟机的过滤油网,上面的油污过多会影响排风效果,也有可能被引燃
厨房靠近火源的地方,不要悬挂窗帘、毛巾或是其它类型的易燃物
在厨房中常备一个小小的家用灭火器或是灭火毯,并且要家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学会如何正确使用它们
不要向热油锅中加水,这样会引起油花四溅,伤人的同时可能溅起的油滴会被火焰引燃
不要端着烧热的锅四处乱走,随手乱放,因为滚烫的锅底可能会引燃其它物品
如果您的油锅内已经起火了,可以把一块湿透的毛巾盖入锅中,或是用锅盖、案板等等很平的物件盖住锅,火焰隔绝氧气会自然熄灭
如果您的炉灶由于灶头损坏或是煤气管泄露引起了火灾,迅速关闭您家的煤气总阀门(所以,平时要记住煤气总阀门在那里)
不要一边喝酒一边做饭,酒精非常依然,顺手把酒瓶放在炉灶边是很愚蠢的事情
起居室消防安全建议
一半的致命火灾是由于他们在起居室吸烟、烟头或是火柴、打火机引起的,起居室消防安全,请遵循以下建议:
如果你抽烟,请务必查看所有的火柴、打火机、烟蒂、烟灰都已经安全熄灭,再离开房屋
永远不要把燃烧着的香烟随手一放就离开
把火柴和打火机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不要把烟灰缸放在儿童可以摸到的地方,烟灰和烟蒂对于儿童来说,有毒
不要在孩子身边吸烟,二手烟对于儿童发育成长有害
起居室的壁炉附近不要有任何可燃物,如果壁炉自身不带有防火屏障(Fireguard),请最好安装一个,并且在壁炉燃烧着的时候一定要有人在旁边,人走壁炉熄
壁炉的灰烬非常炽热,清理炉灰的时候记得一定要确认炉灰是彻底冷却的(炉灰可能三天内都有余温)
永远不要在起居室使用易燃液体(例如酒精、煤油)来引燃壁炉
起居室中的电暖气或是其它类型的电加热设备,一定要看清楚其功率数,不要超功率使用,这会让您家的电线过载产生大量的热,有自燃的风险
永远不要把衣物或是毛巾等物体搭在电暖气表面烘干,这样很危险,电暖气可能由于散热不足产生热量堆积进而引燃上面的物品
卧室消防安全建议
卧室是一个火灾隐患相对较小的地方,但是很多人喜欢使用带有香味的蜡烛或是通过加热散发香气的小烛台等等进行提升卧室的情调,但有些时候蜡烛或是热源会引起严重的火灾,请遵循以下建议:
卧室中的蜡烛或是烛台燃烧的时候,旁边一定要有成年人
蜡烛或是烛台,务必放在平坦的家具或窗台表面,并由足够的空间让火焰远离易燃物
永远不要让儿童接触燃烧着的蜡烛,尤其是在卧室中,要知道卧室里面全都是易燃物
卧室中的电暖气和电灯,要确保不超过插座能够提供的功率数,过载的插座很危险
如果使用电热毯,请记得提前加热,钻进被窝的之前关闭电热毯
确保电热毯的开关可靠、有效,不会自行开启或是滑动,人不在卧室的时候,最好拔掉插头
电热毯中的电热丝最怕折叠,天气转暖不需要电热毯的时候,记得是卷起来收好,而不是折起来收好,否则电热丝可能在折叠处暴露并引起漏电或是火灾隐患
婴儿、小朋友都不应该使用电热毯,因为他们可能会尿床,尿是电的良好导体很容易引起电热毯漏电、短路、燃烧
车库、洗衣房消防安全建议
洗衣房靠近水源,里面放置的通常是洗衣机、干衣机等大型家电,火灾隐患并不大,但是也务必请您注意以下几点:
确保干衣机的自动干衣程序运转完毕、并冷却下来后,再打开干衣机的门,取出衣物
如果长时间离开家,请记得把洗衣机和干衣机断电
定期清理干衣机背后的通风口和过滤网,上面有很多干衣过程中留下的极度干燥的纤维,这是非常容易着火的东西
确保您的干衣机四周有足够的空间,干衣机工作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如果在狭小空间中堆积起来会比较危险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一些通用建议,在家中的所有地方都适用
确保每个地方都有烟雾传感器Fire/Smoke Alarm
确保房间中的每个插座都不会过载,尽量保证每个插座上只连接一个用电设备
几天内用不到的电器,把插头拔掉
电器旁边保持干燥,潮湿的环境会让电器容易短路起火
如果购买二手电器,尤其是电暖气或是其它大功率用电设备,由于您不知道之前这些电器的工作情况,请务必在充分测试后再使用
通风不好的地方永远不要使用大功率的用电器,它们工作时候产生的热量散发不出去会堆积起来造成火患
责编:陆欣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