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金华人纪念公园筹建义举,需要您的参与!
海外网新西兰8月9日电 据新西兰江门五邑同乡会报道,一段历史,往往出自偶然。在新西兰广东总商会主办广东企业2016太平洋巡礼(奥克兰站)开幕式结束后,唐竻英副会长、赵顺庆秘书长、陈金明先生(台山同乡会副会长)与来自南岛的商会常务副会长马国超先生继续进行交流。在交流中,马国超先生忍不住提起了两年前基督城广东同乡发起筹建淘金华人纪念公园的往事,为此事的进展缓慢而深深叹息。这事情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反响。在唐副会长的发动下,在座的人热情高涨,马上启动了考察南岛淘金华人纪念公园筹建之旅,以核实华工在新西兰的历史和公园筹建现状,也就重新延续了今天的这段故事。
淘金公园事由
事情缘由于2014年,西海岸的ROSS和KUMARA两个社区慈善机构分别通过区域议会,决定将两块土地划出来,作为纪念早期中国华工对当地淘金时期的历史和贡献,并得到了很多团体和议员的支持。一位来自香港的移民谭铭勋先生,是政府惩教部的一名华裔官员,他祖籍广东开平,曾是基督城广东同乡会的会长。在时任基督城广东同乡会会长马国超的协助下,为此发起了首次《新西兰淘金华人纪念公园》筹款活动。当年的中国驻基督城总领馆也非常关心淘金华人公园的建设,在各种场合呼吁华人参与。基督城广东同乡会和台山乡亲会积极参与承担这一义举,并获得广东省侨办捐助了一对来自家乡广东的石狮子。省侨办主任吴锐成还亲临公园地址进行了考察。基督城很多华人乡亲都慷慨解囊。首次共筹得现金十万多纽元,此款项交给了洋人的负责公园筹备的信托基金。但两个公园的建造,十万元远远不够。所以公园的建设一直耽搁至今。
在获悉这一情况后,北岛的几位热心人立即策划组织了一个考察团奔赴南岛西海岸实地考察。并计划好7月9日在基督城召开一个淘金华人纪念公园筹款研讨会。考察团中有香港韶关同乡联谊总会常务副主席(兼新西兰广东总商会副会长)唐竻英女士夫妇;新西兰江门五邑同乡会赵顺庆副会长(兼广东总商会秘书长)、新西兰台山同乡会陈金明副会长伉俪(兼新西兰慈善总会副会长)、新西兰中山大学校友会秘书长伍勇先生、广州医科大学新西兰校友会刘伟坚会长,直飞南岛奔赴西海岸,开始了这个非常有意义的慈善使命之旅。
与此同时,大家还在新西兰广东社团联合会筹备群上向各社团发出了呼吁,很快得到了大家的响应。著名侨领和慈善家黄玮璋先生率先报名参加研讨会。其后潮州联谊会余丹,慈善总会路易斯彭,洪式太极洪先生和广东总商会会员伍海霞等都报名参加。新西兰广州同乡会还立即在社团群内发起了筹款,据悉,在我们研讨会结束之际,已经筹得两千多纽币捐款。
Hotikita考察
考察团抵达基督城机场后,基督城台山同乡会乡亲梁永康扔下自己的生意,开车接送考察团到西海岸。一同积极参与到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义举中。
这就是曾经的淘金重镇-霍基蒂卡
我们7月7日晚上抵达著名的淘金地玉石之乡霍基蒂卡市(Hotikita)。次日,我们联系上了热心推动此事的谭先生,作为一名政府惩教处官员,他百忙中抽出时间与我们见面,详细介绍了这事情的起因。得知我们是为公园筹建而来,特别带我们约见了西海岸内政部负责两个淘金华人纪念公园筹建项目发展的官员Mike Keenan先生。并由Mike带我们到两个项目地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相关资料,并与具体实施项目的Ross负责人Biddy见面。
首次见到谭先生和负责该项目的Mike
Ross淘金遗址考察
经了解,实际上两个淘金遗址分别在库马拉(Kumara)和罗斯(Ross),属于两个不同的城镇内,库马拉离西海岸一个城市格雷茅斯市(Greymouth)大概为25公里,而Kumara与Ross两者距离大约55公里。
我们脚下就是Ross纪念公园地址。背后就是当年淘金挖出的大水库
Ross是一个已经基本成型的淘金遗址,坐落在西海岸6号公路沿线上。这里有比较完整的旅游设施和当年淘金布景。淘金华人纪念公园地址就在当年淘金形成的一个大湖边上,与Ross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英雄纪念碑为邻。当地社区划出一块30米X300米的土地,作为淘金华人纪念公园。他们说,中国作为一次和二次世界大战的盟军,这里很适合建设华人淘金纪念公园。该项目得到当地很多慈善机构和居民的大力支持。也得到西海岸惩教处当局的承诺,承担未来对公园的维护。新西兰总督Sir Jerry Mateparae也到过现场实地考察,表达了对这个公园修建的支持。
看到的这一片湖边土地就是未来的Ross淘金华人纪念公园
当年早期淘金华工除了在当地辛勤劳作,为发展当地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华人也为当地社区做过不少捐赠。当地的医院就收到过当年华工捐赠的十英磅。相当于现在是一千纽币。
这是当地宣传资料截图
当年淘金点旁边的就有银行,可以马上把黄金变现
华工与当地的其他淘金工人也成为了朋友。负责Ross项目筹备的经理Biddy说,她的祖先来自意大利,当年也是与华工一样,不懂英语。与同病相怜的华工遂成为了好友。因而她也对华人有特别的好感,对淘金华人纪念公园筹建努力奔走并到处筹款,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当年华工留下的遗物,有来自中国的陶瓷和钱币等
资料上修建淘金华人纪念公园的支持者名单
新西兰总督和惩教处官员对项目的支持
图为当地Ross社区的成员一起为公园植下20棵橡树
KUMARA实地考察
Kumara是一个沿着73号公路通向雪山的路边小镇。计划筹建的淘金华人纪念公园地块就是在一个非常显眼的公路回旋处。据说这块土地是当年一对华人夫妇以四百磅(约等于现在的四万元)购买下来,经过几年开垦出来,专门用于种植淘金矿工需要的蔬菜,卖给附近的淘金者和附近的居民。但由于当年殖民地政府有规定华人不得购买土地的歧视性法律,土地被没收。直到当地社区信托基金近年来把土地购回来,再规划为淘金华人纪念公园地址。因此,这土地本来就是属于我们祖先所有。只是由于当年受到不公平待遇所致。
石狮子和铭牌的正面照
Mike带领我们来到这个Kumara筹建公园地点刻有广东省侨务办公室赠和基督城广东乡亲立的石狮子,为我们的祖先守卫这一片土地
在当地社区居民信托基金、慈善团体以及当地议员的推动下,该幅土地现在已经正式被政府批复成为了淘金华人纪念公园的保留地。并通过谭铭勋先生夫妇等热心人的奔走努力申请了部分资助。一名华人美女设计师Erin也义务设计好了两个公园的规划图。通过基督城广东同乡会以及基督城台山乡亲会的积极参与。两公园筹建筹得了第一批款项。广东省侨务办公室也不远万里为纪念公园送来了一对代表中国元素的石狮子。尽管公园目前还是一片荒草地,但是耸立的石狮子和牌匾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华人设计师义务做出了的公园规划图和打算种植的植物
一段小插曲
在考察过程中,还有一个挺有意义的小插曲。在我们下榻的酒店,当酒店老板知道我们是为了华工淘金历史而来,特别从他家里搬来一箱古董陶瓷。他说是他在离此地一个小时车程的淘金旧址清理时发现的。我们一看就知道这是当年华工从中国带来的陶瓷日用品。有一个罐底下还印有“全合”字号。这与我们江门五邑家乡开平的豆腐乳罐很相像。估计就是当年四邑先人带来的遗物。
作为负责该项目的主管政府官员Mike也给了我一些当地历史学家们书写的关于华人在西海岸的资料。经过仔细阅读,发现当地对华人淘金活动已经有了相当深入的研究。有大量珍贵的参考文献讲述了当年华工的历史。这对我们研究新西兰华侨历史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这也可以给中国研究海外华人历史的研究部门一个非常有用的借鉴。
上图就是提供陶器的老板和实物
从当地文献上找到的广东地图,看看名字拼音,是不是很亲切?
当年华人编纂的紐国地图和各地华人分布图
淘金华人纪念公园研讨会
部分参加首个淘金华人纪念公园与会者合照
2016年7月9日。在马国超和陈金明先生的积极推动下,淘金华人纪念公园研讨会在基督城新悦餐厅正式召开。来自北岛各个社团的侨领和热心人士,与基督城的华人社团,以及来自基督城总领馆的官员,内政部、惩教处相关事务的官员相聚一堂。共商大计。为尽快建成淘金华人纪念公园出谋划策,出钱出力。
主宾桌上的各位嘉宾由马国超先生捐出,黄玮璋认捐的画卷
最积极推动淘金华人纪念公园筹建的谭铭勋夫妇,他们是事件的功臣
在当天的研讨会上,与会各界人士对此次善举都表示高度赞赏。新西兰中国总领事馆李昕副总领事,新西兰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著名侨领和慈善家黄玮璋先生,新西兰广东总商会唐竻英副会长和马国超常务副会长,新西兰政府的官员Mike,Sandra,Candy和Simon谭,基督城广东同乡会以及与会的新西兰台山同乡会、新西兰江门五邑同乡会、基督城珠海联谊会,中山大学校友会、广州医科大学校友会等不同社团的代表也即席发言。大家献计献策,希望为本次活动尽一份努力。
基督城中国总领馆李昕副总领事发言著名侨领,慈善家黄玮璋先生即席发言
考察团负责人唐竻英女士发言,感谢各界对淘金华人纪念公园建设所做的努力
各社团代表积极上台发言,为筹建出谋划策这三位就是为淘金华人纪念公园默默奔走的英雄,不能忘记了
部分积极参与淘金华人纪念公园研讨会的各社团代表
研讨会上,马国超先生捐出一幅国内侨务部门馈赠的画卷现场拍卖,由黄玮璋先生捐出一千元纽币拍出,连同所有出席代表捐款一起,转给了公园建设筹建基金。
成立淘金华人纪念公园建设筹委会
全体代表签字,宣布这壮举正式启动
2016年7月10日,由参加研讨会代表组成的一个淘金华人纪念公园筹建委员会发起人召开筹备组会议。共有9位代表签名成为筹委会委员。并在内政部华裔官员Candy见证下正式签名成立。并马上召开了首次筹委会会议。确定了由黄玮璋先生任筹委会主任,唐竻英女士任副主任。马国超任南岛秘书长,马锦廉、黄亚男为副秘书长。陈金明(台山)任北岛秘书长,赵顺庆、伍勇、刘伟坚任副秘书长。
全体签约代表和见证人合照留念
筹委会的使命,就是要唤起华人乃至洋人对此事的关注,积极向政府申请支持,并成立一个专项基金。让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早日建成这个新西兰华人里程碑式的壮举而努力。筹委会还将会为热心捐助的社团和个人树碑立传,名扬后世。
正如华裔官员谭先生所说,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再续使命,我们新西兰华人的热情再次被点燃了!您,是否也愿意参与这一义举呢?
南岛联系人:马国超 0212171739 邮箱:240583172@qq.com
北岛联系人:陈金明 021336618 邮箱:jinmingchen@live.cn
(热心人士也可以直接联系字迹认识的筹委会主任、副主任或各副秘书长)
(供稿:新西兰华人历史与文化促进会筹委会)
责编:陆欣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