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 评论 资讯 财经 华人 台湾 香港 历史 社区 视频 新加坡 德国 荷兰 滚动

新西兰饭店、超市、咖啡馆食品安全标准自己定

2017-03-01 14:03:21来源:海外网 字号:

海外网3月1日电 据《生命时报》报道,在新西兰,无论饭店、咖啡馆,还是超市和零售机构,都很少有关于食品卫生的负面报道。因为在这里不仅环境好、细菌少,食品卫生标准也是每个店家自己制定,吃什么、怎么吃都保证不会生病。可以说,新西兰是全世界食品安全标准最高、执行标准最严的国家之一,良好的食品卫生状况便是建立在一系列法规条例之上的。

新西兰新的“食品安全法”于2016年3月1日生效,已经在运营的餐饮机构要在今年3月1日前提出申请,6月1日前自行制定《食品控制计划》。可能有人担心,让店家或企业自行制定食品安全计划,会不会降低卫生标准,威胁人们健康呢?新西兰第一产业部部长加拉赫指出,由于食品市场差异化很大,如果由政府部门制定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就只能制定最低标准,反而不利于提升卫生水平。因此,新法要求食品从业人员根据自己所经营的生意特色,自行制定《食品控制计划》。

在新食品法生效的近一年时间里,新西兰第一产业部给商家提供了各类详尽的《食品控制计划》模板,商家可直接套用,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或自定义。模板中把食品生产过程每一步潜在的风险都明确地罗列出来,例如:接收与储存货物中的问题,陈列展示食品时的温度要求等,并包含了解决这些风险时需实施的程序。

雪莉女士经营一家咖啡店,她的《食品控制计划》详细记录了店面地点、设备及人员情况;详细规定了每日操作程序,如研磨冲泡咖啡、烘培面包的步骤,检查冰箱和食品的温度,营业员上岗前洗手、抹肥皂的时长;详细规定了店内卫生状况、设备维护和人员培训的过程;并写明了如何监控雇员的健康状况、检查食品操作人员的个人卫生以及雇员患病的应对方法等。新西兰政府食品安全监督员会比照雪莉女士制定的《食品控制计划》,上门检查咖啡店的执行情况,确保厨房卫生、食品安全,杜绝隐患。

大卫先生开了一家美食快递公司,他制定的《食品控制计划》中规定,他和员工必须每天检查快递车的状况,清理快递车内部卫生,使用指定的保温袋送货等。大卫先生非常满意自己的这份计划,认为既理清了每天的工作程序,还简化了培训员工的步骤。

在家自制食品售卖是新西兰法律允许的,前提是须达到与其他企业同样的食品安全标准。来自中国的周女士告诉笔者,她之前一直在家卖自己做的饺子和包子,当得知自己需要根据新食品法制订《食品控制计划》时,她一度认为自家小作坊保不住了。在与相关部门交谈后,她终于放心了。现在,周女士根据自己制定的《食品控制计划》,每天检查冰箱温度,确定用于包饺子和包子的面粉和家庭使用的面粉分开存放,洗手后用纸巾而不是毛巾擦干手等。

初级产业部负责食品与饮料监管的负责人乔史顿认为,这部新法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从而提高监管效率。那些安全记录良好的商家,今后接受食品安全检查的间隔会变大,对于安全记录不佳的商家,检查人员会更频繁地光顾。


责编:许雪、关皓

您看完此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