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 评论 资讯 财经 华人 台湾 香港 历史 社区 视频 新加坡 德国 荷兰 滚动

2017年奥克兰艺术节:华人艺术家侧影

2017-03-22 09:22:03来源:海外网 字号:

1490145819137673.png

海外网3月22日电 据新西兰先驱报中文网报道,新西兰历史悠久的艺术活动、南半球闻名于世的文化盛事——奥克兰艺术节,再次于2017年徐徐拉开帷幕。自3月8日开始,在持续19日的活动期间,从本土到海外,从欧洲到美洲,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一众艺术家们在各个剧院、音乐厅多达四十余场的演出和会展中,以天马行空的想像、辉煌灿烂的表现,融合灵感,碰撞火花,奉献著音乐、舞蹈、戏剧、视觉艺术等最新最美的作品以饗观众!

为满足众多华语读者的心愿,谨在此介绍三位在艺术节上担纲演出的华人与华裔艺术家。

1490145802601301.jpg

舞蹈家:王斌Bin Wang

在王斌的微信朋友圈里,2017年3月15日有这样一段记录:“第37天,最后的排练……自从认识舞蹈最常见的是伤痕、最常说的是坚持;每天对著镜子不是怎样才好看的脸和发型,更多的是一张流泪流汗、喘著粗气的大脸,和乱七八糟的头发……累了就躺在被无数人踩过的地板,那一刻能静静的躺在地上是一种莫大的奢侈。疼的时候会忍一忍偶尔也会哭出来,别人为爱人流泪,我们更多的是为自己流泪。”

这是他此次参加奥克兰艺术节舞剧排练的真实记录。

王斌的话:

《AWA河》,也可以称为《两条河的羁绊》。AWA在毛利语中是河流的意思。

在新西兰北岛中心有一条圣河Tongariro,在这里出生了一个孩子。成年后他离开家乡的圣土,前往中国修建黄河筑坝。他终日痴迷于治理黄河,最终命厄华年,而他的身体成为两个河灵的战场,故乡Tongariro的河灵想带他回家,黄河的神灵却想留他在此,这个年轻的灵魂最终是否能找到回家的路……

这部作品根据总导演Moss经历的一段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结合了现代舞、多种音乐种类、毛利哈卡舞与中国太极的精髓,交织运用舞蹈、声乐、交响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作为本次艺术节的压轴作品,这将是一次跨越国界的艺术分享,一场超越语言直击灵魂的视听享受。

我们所有演员都停下了自己手中的所有事务与活动、排除一切困难,为这部舞剧全职排练了7周。因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能够将中国艺术文化和毛利艺术文化相互融合,并最终呈现给新西兰本土的观众,这是中国传统艺术与本地主流文化融合的一次机会,也是推进两国人民开展更多更好的艺术合作的契机。

在这当中,最困难的部分应该是如何才能把两种不同的文化和艺术表现形式融合在一起。知易行难,我们在排练中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否定,只为了可以找到更好的表现手法,这是最为折磨我们的一点。比如我们想把新西兰的毛利战舞和中国的太极相融合,一个威武雄壮,一个内敛平和,我们需要无缝结合,在创作、表演、欣赏等不同角度的审美需求上寻求矛盾和统一,演员们情绪的切换上很难做到快速转换,我们只有不停地修改动作、连接点、转换表达情绪的方式,一点点地摸索和创作,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在最后的演出中为观众呈现出最震撼的舞台效果。

本次演出一起合作的西方演员们以前也接触过中国传统文化,但他们说从来没有了解得如此透彻。这场演出就像展示中新两国艺术文化的一个精彩窗口,每一位表演者无论舞蹈家、歌唱家还是现场演奏,整个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为这部作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相信,这场演出中的艺术、表演和文化的完美融合会令观众难以忘怀,并且这场演出也是对我们所有新西兰艺术人的一次启发。

王斌BinWang:

舞蹈家。出生于中国兰州,11岁开始专业学习舞蹈,多次参与中国国家级海内外重要演出、签约日本著名剧团等,2012年进入新西兰Unitec现代舞编导专业学习。现居奥克兰继续舞蹈事业,为新西兰本地多项大型演出担任节目创排等工作。

liangwenwei

剧作家梁文蔚

剧作家:梁文蔚Renee Liang

今年是华人移民新西兰的第175年,新西兰先驱报中文网对此亦有相关报道(详见http://www.chinesenzherald.co.nz/news/new-zealand/chinese-early-settlers/)。

而一个多世纪前淘金华工们的曲折命运,也是新西兰艺术家与华人们多年来所关注的一个主题。歌剧The Bone Feeder的背景,就是这其中的一段真实的历史事件。

1902年,蒸汽货轮“文特诺”号载著499名华人的遗骨由新西兰出发、千里迢迢前往中国。因为依照古老的中国传统,客死异乡者只有葬在故里才能真正入土为安。然而,就在离岸两天后,轮船却不幸触礁漏水、最终沉于海底。其中,有33具置放于甲板的华人棺木漂上附近的海滩,当地毛利人发现之后,将这些遗骨拖上岸边,葬于一座山脚之下。不过,还有剩余的被封闭于船舱内的棺木和遗骨,不得不与沉船一起,继续留在了深深的海底。这一事件成为许多华人心中的痛。近在2013年,就有约百名华人在中国传统清明节期间,冒雨行走至当年“文特诺”号沉没的海滩,向海上遥祭、寄托哀思。

Bone Feeder,这个名称,就来自于省墓、祭扫这种仪式,在粤语中也称之为拜山。

Renee Liang的话:一个多世纪前,蒸汽轮船“文特诺”号失事沉没,499具华人遗骨未能如愿返回家乡,我根据这段真实的历史事件,于2008年创作了这一剧本,它表达著我想提出的一个问题:让一个人“属于”一个地方、视其为家乡的,究竟是什么?

作为出生于新西兰的华裔后代,我也在为自己寻找著关于身份认同的这一问题的答案。

华人社区当年哀悼这些逝者无法安息,但随时光流逝渐渐不愿重提往事;欧裔民众在事件发生时被华人对故土的特殊情感所深深打动,但在文化传统上缺少共鸣;而同时,本地毛利人在发现被冲回海滩的华人尸骨之后,选择将他们掩埋保护好,因为等待有一天他们能再被送返故乡。同在新西兰这片土地上,华人、欧裔、毛利人民的早期的这种文化上的相互交织、对照,为我们后人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值得进一步挖掘。

我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博物馆调查了解,看到非常丰富的文化瑰宝,歌剧中的那只玉蝉,就来自文化传统上的象征意义。

完成这个剧本,只用了我一年多的时间,但对这段沉船的有关史实,我却探索和研究了近十年。感谢接受我采访的华工的家人们、乡亲们,感谢他们对我的祝福。在将剧本进一步创作成为歌剧的过程中,华人老移民们不断支持和提出建议,为我提供很多帮助。

对我而言,在这部歌剧的创作当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一些演唱能够采用粤语进行,同时,有关的音乐也受到了中国传统艺术,尤其是粤剧的影响。

粤语是我的母语,我的父母来自于香港

虽然我从小没有学习汉字的书写,但是,感谢粤语翻译Henry Liu的帮助,并且在创作过程中,我发现母语的诗韵艺术及意义仍然在我身上保存著。

同样令我备受感动的,还有我的合作人,作曲家Gareth Farr,他和我一同前往中国,并投入于有关的中国文化和音乐艺术的学习当中。

我祖籍是客家人。父亲的祖先来自中国北方,母亲来自海南,他们在香港长大,并且于1972年移民来到新西兰。在我的写作创作中,我对自己的华人身份和新西兰人身份,也不断地有许多新的发现。

当任何人跨越不同文化之时,都会面对对自己身份认同的困惑与迷茫。我想,讨论、写作和艺术,是探究这份迷惑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方法。

“文特诺”号的这段历史再次揭示出,在毛利文化与中国文化当中存在著许多相通相似的观念,比如难忘故土、紧系家人,比如关于家庭、关于祖先。在这次创作的过程中,我与许多毛利民众交谈,他们对华人的感受都非常尊重和理解。我很高兴看到,今天,华人与毛利人的接触和交流日益增多。

梁文蔚Renee Liang:

新西兰作家,华裔新西兰人第二代移民,诗人、剧作家、小说家,同时也是一名全职的儿科医生、医学研究者。其创作屡获多种奖项。

音乐家:高敏Min Gao

作为中国国家歌舞团的首席琵琶演奏家,高敏曾代表国家歌舞团出访美国、法国、瑞士、摩纳哥、俄罗斯、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等20几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国事访问。2010年定居奥克兰后,她参加了惠灵顿国会大厦的《欢庆中国》、内皮尔《Asians in the bay Award》的演出活动,连续两年参加了在奥克兰博物馆举办的亚洲音乐节的演出活动,在《聆听中国》晚会上与濮存昕合作演出诗朗诵《琵琶行》,在奥克兰中心图书馆进行《琵琶行》专题音乐讲座,2016年在《四海同春》大型晚会上表演琵琶与打击乐《十面埋伏》,同年9月在大型晚会《魅力华星》演出中演奏《欢乐颂》。

gaomin

音乐家高敏

高敏的话:

《Awa》河是一部舞剧,采用了现代舞的表演形式。它展现的是新西兰的Awa河和中国的黄河这两个河水的灵魂融合交织的一段故事。这是毛利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一种结合,在舞剧中,部分段落便是通过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乐器琵琶,与舞者一起共同讲述感人的故事。

这是一台非常优秀的舞剧,是由毛利导演Moss先生联手来自北京、香港以及新西兰当地毛利和华人的优秀舞者倾情演绎的一部作品,它会给观众朋友们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享受。

过去在中国国家歌舞团的工作期间,我代表歌舞团在欧、美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国事访问与演出,来到新西兰也在本地参与过许多的大型文艺演出,长年来的这些活动为我积累和奠定了音乐排练与演出的经验基础。此次参加奥克兰艺术的演出,这部舞剧的排练对我来说也是一次新的尝试,因为从2017年3月16日参加第一次排练到25日的演出,只有4次共10个小时的排练,时间非常紧张有限。排练期间,在没有给我音乐也没有乐谱的情况下,导演只告诉我一个情绪,而要求我在排练现场通过观看著舞者的表演,即兴完成编曲演奏。这的确是一次非常特别的排练,因为在此之前我对该剧目的音乐要求一无所知,所以无从准备。过去长年的演出和排练经验,令我在这一次的特殊情况下,在没有乐谱、不知演奏时长、需要观看舞者的动作自行编排演奏音乐之下完成这次的即兴发挥编曲演奏任务。

我希望有更多族裔的朋友通过我的演奏了解、喜欢、热爱中国的琵琶,我希望用自己的音乐去感染和震撼每一位观众。

我很高兴本次参与奥克兰艺术节的演出,并祝愿在这个舞台上能有更多的中国优秀的艺术作品展现给西方的观众,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喜欢中国的文化艺术!

高敏Min Gao:

中国国家歌舞团首席琵琶演奏家,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名字见载于《中国音乐家名录》。教材著作《从零起步学琵琶》分别在中国戏曲出版社及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现居奥克兰,参与完成新西兰本地多项大型文艺演出活动。

dance

舞蹈《稻禾》(Rice)

结语

2017年,持续三周时间之久的奥克兰艺术节通过形形色色的演出与活动,将这座千帆之都再次拥入艺术唯美的世界当中。艺术节活动期间,既有来自英、美、加、荷、墨等各国各地艺术家的身影,也有众多华人艺术家们所带来的精彩绝伦的各种表演与创意,包括著名的台湾“云门舞集”为其成立40周年而编创的《稻禾》(Rice)、中新两国艺术家的国际艺术交流画展“图像共生”全球巡展奥克兰展出,等等……。就在这个美丽的三月,奥克兰再向世界展现著自己的多元化的伟大魅力,也为全球再次点亮这样一句话:在艺术与美的世界里,不分民族与国家! (郭廓如)

exibition

画展-图像共生



责编:朱剑宇、许雪

您看完此新闻

猜你喜欢